乙型肝炎病弱阳性,指的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只有抗原性,并无传染性,弱阳性可能是因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也可能是因为注射了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产生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或者是因为患者处于乙型肝炎发病的早期。
1、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最早可在肝细胞核内繁殖,导致肝细胞受损,引起肝细胞内大量复制,逐渐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暴露,出现弱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等,明确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
2、注射了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人体针对疫苗产生的抗体也会出现弱阳性,此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也是弱阳性。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失,建议检查乙肝五项;
3、乙型肝炎发病早期:在乙型肝炎发病早期,病毒数量较少,所以检测结果也会出现弱阳性,此时需要检测乙肝病毒DNA,明确是否为病毒感染。需要及时隔离治疗,遵医嘱使用阿德福韦酯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进行抗病毒治疗。
建议进一步完善乙型肝炎五项、乙肝DNA、肝脏B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若确诊为乙型肝炎,应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疾病持续进展,引起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以免造成传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