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染科 > 其他传染病

改革遗体告别 降低二次感染率

2014-10-31 01:26:18生命时报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埃博拉病毒已导致全球累计死亡4555人。资料显示,近60%的埃博拉病毒是通过葬礼中不科学的礼仪传播的,如吻别、触摸遗体等。因此,本人认为,防控疾病应该要改革目前的丧葬礼仪,尤其是遗体告别这种容易带来健康威胁的仪式。甚至可以说,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遗体导致的二次感染率,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课题。

  遗体告别直接危害殡仪人员健康。研究表明,人在死亡24~30小时内,各种微生物开始迅猛增殖,遗体的每克组织及每毫升组织液含有的细菌总数为300万~350万个。而要举办遗体告别仪式,殡仪人员势必要对遗体进行整容、搬运、停放等程序性工作。接触遗体的过程,无形中就增加了殡仪人员的感染机会,他们传染病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出2~3倍。一项对2000名殡仪人员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受调查人员已受到微生物感染,其中肺结核占14%,肝炎占15%,真菌性传染病占19%,败血病占17%,伤口感染占14%,有时还会出现交叉感染。

  瞻仰遗容存在感染隐患。据世卫报道,在对人类危害最常见的48种疾病中,有40余种属于传染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而人们参加遗体告别仪式时,往往会近距离与遗体接触,加上空间狭小、人员密集,更增加了被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风险。卫生部在非典肆虐的初期,鉴于健康者参加非典患者遗体告别而被感染的沉痛教训,曾明确规定不能对非典死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或利用遗体进行其它形式的丧葬活动。

  遗体也给殡葬环境带来了污染。遗体的血液、体液及毛发,擦洗遗体所用的纱布、手套等,都是殡仪场所的重要传染源,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给人民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另外,遗体告别仪式会给哀悼者带来身心伤害。由于遗体的组织细胞皱缩、器官变形,虽经整容,终有扭曲缺陷,加上低沉的哀乐和凝重的气氛,因心理难以承受而当场发生意外的情况屡见不鲜。部分人遗体告别后很多天仍然情绪低落,甚至对事业和生活都丧失信心。

  综上所述,遗体告别这种现行的丧葬礼仪,既是播散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又是人们影响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应当予以改革。笔者建议将遗体告别改为遗像告别,用新的丧礼仪式,树全民现代丧葬礼仪之风。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