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黄帝内经·太素

卷第二摄生之二(卷末缺) 调食2

2007-11-01 16:17:0039健康网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饮水 了解详情。

  粳米饭甘,

  味苦平,无毒。稻米味甘温生。

  平按:《灵枢》“粳”作“秔”,音庚。《灵枢》、《甲乙经》均无“饭”字。注“生”,原钞作“生”,原校作“平”。

卷第二摄生之二(卷末缺)  调食2


  麻酸,

  胡麻味甘平,麻子味甘平。


  大豆咸,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生大豆味甘平。


  麦苦,

  大麦味咸温微寒,无毒,似穬麦无皮。穬麦味甘微寒,无毒。小麦味甘微寒,无毒。


  黄黍辛。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黍米味甘温,无毒。


  五果:枣甘,

  大枣味甘平,杀乌头毒。生枣味辛。


  李酸,

  人,味辛甘平,无毒。实,味苦。

  平按:注“人”,别本作“李”。


  栗咸,

  栗味咸温,无毒。


  杏苦,

  核,味甘苦温。花,味苦,无毒。实,味□酸。


  桃辛。

  核,味苦甘平,无毒。实,味咸。


  五畜:牛甘,

  肉味甘平,无毒。


  犬酸,

  牝犬肉味咸酸,无毒。


  猪咸,

  肉味苦。

  平按:《甲乙经》“猪”作“豕”,下同。


  羊苦,

  味甘大热,无毒。


  鸡辛。

  丹雄鸡味甘微温微寒,无毒。白雄鸡肉微温。乌雄鸡肉温也。

  平按:《甲乙经》“牛、犬、豕、羊、鸡”下,均有“肉”字。


  五菜:葵甘,

  冬葵子味甘寒,无毒,黄芩为之使。葵根味甘寒,无毒。叶为百菜主。心伤人。

 

  韭酸,

  味辛酸温,无毒。


  藿咸,

  案《别录》:小豆叶为藿。


  薤苦,

  味辛苦温,无毒。

 

  葱辛。

  葱实味辛温,无毒。根主伤寒头痛。汁平。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养生疗病,各候五味之外色,以其味益之也。

  平按:《甲乙经》“黄、青、黑、赤、白”下,均无“色”字。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所言五宜者: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

  脾病食甘,《素问》甘味补,苦味为泻。

  平按:“所言五宜者”,《灵枢》作“五宜所言五色者”。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

  心病食苦,《素问》咸味补,甘味为泻。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

  肾病食咸,《素问》咸味泻,苦味为补也。黄卷,以大豆为之。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肝病食酸,《素问》酸味泻,辛味为补。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