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儿科学

第七节 慢惊风 分证论治

2007-09-12 23:58:0039健康网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饮水 了解详情。

  1.土虚木亢

  证候: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轻度浮肿,神志不清,阵阵抽搐,大便稀薄,色带青绿,时有肠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久泻伤阳,脾阳伤则形神疲惫,面色萎黄;阳衰则寒湿内生,故大便稀薄,色见青绿,腹中鸣响,甚则肢冷 浮肿;土弱木乘,木旺化风,故时作抽搐,嗜睡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脾阳虚弱之象。

第七节  慢惊风  分证论治

  治法: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方药:缓肝理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健脾益气,煨姜、桂枝温运脾阳,白芍、钩藤平肝熄风。

  阳虚寒盛去桂枝,加附子、肉桂温补脾肾;腹泻不已加诃子、肉豆蔻、乌梅炭敛肠止泻;方颅发稀,夜寐哭闹不 安,加生牡蛎、生龙骨平肝潜阳。

  2.脾肾阳虚

  证候: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冷,额汗涔涔,四肢厥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脾肾阳虚,寒水上泛,则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阳气不运,阴寒内盛,故口鼻气冷,四肢厥冷,额汗涔涔,大便澄澈清冷,甚至沉睡昏迷,阳气衰微,虚极生风,则手足蠕蠕震颤。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脾肾阳衰之象。此证即所谓“纯阴无阳”的慢脾风证。其实质是阴盛阳衰,属于慢惊风后期,气阳衰竭的危重阶段。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温补脾气,炮附子、肉桂、川椒、炮姜、灶心土温阳救逆。

  抽搐频频加龙齿、钩藤平肝熄风;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苏汤,以阳中求阴,使阴阳维系,阳生阴长而搐定。

  3.阴虚风动

  证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震颤瘛疚,或肢体拘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质绛少津,脉细数。

  分析:肝肾之阴亏损,阴虚生内热,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水不涵木,筋脉失养,则震颤瘛疚,肢体拘挛。舌红绛,无苔少津,脉细数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法: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常用药:鸡子黄、阿胶、地黄、石斛、麦冬滋阴养血,龟板、鳖甲、牡蛎潜阳熄风。

  阴虚潮热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以清虚热;搐搦不止者,吞服止痉散熄风止痉;强直瘫痪者,加全蝎、蕲蛇、乌梢蛇、地龙、白僵蚕搜风剔邪,但风药多燥,故宜佐养血润燥之品。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