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发病表现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腹部肿块、压迫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月经量增多
由于子宫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月经量增多。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伴有血块排出。
2.经期延长
当患者患有子宫肌瘤时,会导致子宫收缩异常,从而影响子宫内膜脱落的速度,出现经期延长的现象。通常会伴随整个经期的时间延长,可能会超过7天。
3.经间期出血
如果子宫肌瘤位于黏膜下或者肌壁间,容易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经间期出血。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且出血量较少,有时可自行停止。
4.腹部肿块
主要是因为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肿瘤,在体积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和刺激,形成腹部肿块。肿块通常质地较硬,位置固定,可能伴随疼痛感。
5.压迫症状
子宫肌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逐渐向盆腔底部延伸并压迫膀胱和直肠,引发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以及便秘等压迫症状。这些不适感可能随着体位改变而有所缓解,但长时间站立或坐立不动时尤为明显。
针对子宫肌瘤的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检查、MRI检查以评估病变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必要时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