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科 > 营养饮食

扎心!Nature子刊:孕期吃太胖,孩子发育慢!

2018-05-09 01:22:37医学界

  通常我们都会有一种惯性思维,比如:怀孕了?赶紧好吃好喝伺候着!营养要好,对孩子才好啊!

  

孕期吃太胖,孩子发育慢!


  老舍《抱孙》里的王少奶奶就是:

  婆婆可是丝毫不敢怠慢——"半夜三更还给儿媳妇送肘子汤,鸡丝挂面……”

  自家妈妈也不甘人后——“七趟八趟来催生,每次至少带来八个食盒。”

  这么个吃法,这肚子哪能不“大得惊人,看着颇象轧马路的石碾”呢?

  真是坑了妈妈,又苦了孩子啊!

  准妈妈身怀六甲,体重一点不增加自然是不正常。但过犹不及,殊不知准妈妈太胖,那可真真是好心办了坏事。

  妊娠期肥胖:孩子发育的绊脚石!

  最近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的PREDO研究[1]就发现,母亲孕早期的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与孩子出生后各项发育里程碑的推迟相关。

  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好,到头来却可能害了孩子!

  这项来自芬兰的研究一共纳入了2504对母亲和孩子。一方面,通过根据怀孕期间的医疗记录,研究人员提取出了准妈妈们孕早期肥胖、妊娠和妊娠前高血压、先兆子痫、1型和妊娠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另一方面,在孩子成长到平均42.1± 8.2个月时,研究人员对于这些孩子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试,包括孩子的交流技能(communication skill)、精细运动能力(fine motor skill)、大运动能力(gross motor skill)、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 solving skill)以及个人社交能力(personal social skill)共五个项目。

  结果发现,准妈妈超重/肥胖,孩子的发育落后的风险真的会更高!

  超重孕妇孩子发育里程碑 vs 正常体重

  在被定义为超重(25 ≤ BMI < 30)的孕妇中,她们的孩子与同龄的、正常体重孕妇的孩子相比,超重孕妇的孩子其交流技能(OR 1.59, 95% CI 1.04-2.43, p = 0.03)、精细运动能力(OR 1.77, 95% CI 1.26-2.49, p = 0.0009)略有不如的风险增加,交流技能(OR 1.88, 95% CI 1.15-3.07, p = 0.01)未达到应有水平的风险更是进一步增加。

  肥胖孕妇孩子发育里程碑 vs 正常体重

  在被定义为肥胖(BMI ≥ 30)的孕妇,她们孩子的情况则更为严重。与同龄的、正常体重孕妇的孩子相比,其交流技能(OR 1.66, 95% CI 1.08-2.57, p = 0.02)略有不如的风险有所增加,交流技能(OR 2.06, 95% CI 1.18-3.60, p = 0.01)、大运动能力(OR 1.67, 95% CI 1.02-2.79, p = 0.04)以及个人社交能力(OR 1.83, 95% CI 1.03-3.26, p = 0.04)未达到应有水平的风险也会增加。

  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另外,肥胖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等疾病关系紧密,研究人员同样探索了这些疾病与孩子发育里程碑的关系。结果发现,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的孩子,在交流能力和个人社交能力上技不如人的风险会增加。

  超重/肥胖、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发育迟缓的风险  

  最后,综合五项能力评分,研究人员对母亲孕早期的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与孩子出生后各项发育里程碑的关系做了一个总体评估。结果发现,超重对孩子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而肥胖的影响则更为严重,但最可怕的则是子痫前期,但这一疾病与肥胖也有着一定关系[2]。

  一胖一辈子,更多危害你想不到!

  不过,母亲肥胖的危害可远远不止这些……

  准妈妈一旦太胖了,影响的就是两代人的健康!

  这一话题非常重要,甚至让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在2016年发布一系列5篇文章来讨论[2-6]。孕妇肥胖——对于孕妇本身来说,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长期的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长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

  母亲肥胖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2]

  而对于孩子,在妊娠期及分娩间的各种风险均会增加,流产、先天畸形、早产、大于胎龄儿、难产、死产的情况均更为常见[2]。更可怕的是,从长期来看,还可能增加孩子肥胖、冠心病、中风、2型糖尿病、哮喘的风险,还能导致认知功能较差、神经发育障碍,甚至是脑瘫风险的增加,同时对其免疫系统也会有深远的影响……[4]

  母亲肥胖可能带来的危害[3]  

  对于这些危害,我们当然不能熟视无睹。在平时就应该保持健康的体重,在妊娠期间更是应该均衡营养、适量运动,保持体重的合理增长——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我该胖多少?怀孕之前就要小心!

  为了规避肥胖母亲对于自己和孩子可能带来种种风险,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不要胖。

  一般说来,对于育龄期女性的体重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直接参考普通人的体重分类标准[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风气、政策导向、公共服务、个人努力将共同促成行为上的改变,从而最终促进育龄期妇女的健康[5]。

  母亲BMI及体重分类[3]  

  ■ Fig.1 改善育龄期妇女健康[5]

  其次,在怀孕期间应该让体重以合理的速度增长,增长的重量也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内[3]。千万不能一怀孕就胡吃海喝、一动不动,否则几十年前老舍笔下的悲剧岂不是要再现……

  不同体重母亲孕期合理增重范围和速度[3]

  *孕早期增重控制在0.5 kg~2 kg

  为了实现体重合理增长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母亲自己的努力,更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家庭和母亲需要了解到肥胖对母亲本身和孩子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她改变自己的行为,包括均衡合理饮食、适当规律运动、有计划地怀孕等,以减少妊娠期间的超重/肥胖[3]。  

  ■ Fig.2 超重/肥胖妇女的妊娠护理[3]

  同时,超重/肥胖的妇女在妊娠前、妊娠时、妊娠后的种种风险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包括但不仅限于妊娠期间的种种并发症,比如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脂质异常的筛查[3]等等……

  最后,就像这一系列文章评论[6]的标题所指出的。 Obesity and the health of future generations——随着肥胖在全球的流行,不仅母亲会受到影响,更是会让儿童的肥胖率继续攀升,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肥胖的干预不仅应该从娃娃抓起,甚至应该提前到妊娠前——这关系着未来世代的健康。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