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表示女性即将步入生命另一个阶段,是一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但是怀孕前需要合理、科学备孕,才能生出更加健康的宝宝。那么,在怀孕之前孕妇需要了解哪些问题呢?
1、及时发现自己怀孕
有一些女性一方面希望自己快点怀上,另一方面却没有关注身体细微的变化,有时候怀孕了都不知道,比如已经停经了还以为是月经不调,并且擅自服用调经药物,这样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还可能出现不孕症。
如果你有怀孕的明显症状,例如停经、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乳房胀大等,应该去药店购买早孕试纸自行检测——将试纸浸在尿液中,如果出现2条红线,基本就可以确定怀孕了。当然最可靠的还是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2、选择适当的怀孕年龄和季节
女性怀孕的年龄最好在25到30岁,25、26岁是最佳的受孕年龄。怀孕过早,容易导致宫颈癌;怀孕过晚,胎儿容易发生畸形和一些遗传性疾病,难产几率也会增加。
怀孕最好也讲究季节。一般建议在春季,因为这时候怀孕,胎儿发育到3个月左右是最需要营养的,以补充大脑的细胞发育,而这时已经到了夏季,市面上的蔬菜、水果和肉类选择都十分丰富,可以很好满足孕妇的营养需求。
3、提前处理好牙病等疾病
资料显示,八成的女性在怀孕时会出现牙科并发症,比如牙龈出血、牙痛等,有一些牙龈出血是由于妊娠性牙龈炎所致。这是因为在孕早期,孕妇体内的雌激素、黄体酮等会明显增加,可能会破坏牙龈组织,容易导致流产。
另外,怀孕的前3个月和后3个月都不要拔牙,在孕早期拔牙容易引起流产,孕晚期拔牙则容易早产。因此如果你有牙齿方面的疾病,应该在怀孕前及时治疗。
4、避免预防接种
一般说来,怀孕期间如果不是必须,应尽量避免接种疫苗。
如果是病毒活疫苗,如麻疹、风疹等,更应该绝对避免,防止感染到胎儿。即使是霍乱等死疫苗,虽然胚胎不会受感染,但是一旦发生免疫反应如高热,也可能导致流产。大多数肝炎疫苗对胎儿没有损害,但是孕期也应该避免接种。
当然,如果患了性命攸关的疾病,比如在流行病高发区与病患有过接触,或者被疯狗咬伤等情况下,就必须注射疫苗。
5、孕前尽可能不要服用药物
如果女方因为某些疾病需服用药物,应该及时向医生咨询,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副作用。一般来说,如果不影响疾病的治疗,孕妇尽量不要服用药物,尤其避免非处方药,因为很多非处方药含有酒精、咖啡因等物质,会对孕妇身体造成伤害。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