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科 > 日常保健

未准妈妈秋季备孕三大要点

2014-10-27 01:18:43网易亲子

  研究显示,金秋或初冬出生的孩子无论在智力还是体力上都比其他季节出生者更胜一筹。什么季节“造人” 最好?许多人力荐秋天,理由是“天气宜人适宜行房,瓜果飘香便于补充营养。”但专家指出,秋季并非怀孕“造人”的最佳时机,但分娩选在秋季却好处多多。专家建议,秋季备孕和临产的妈妈们要根据体质注意调理,避免进补过度和不良情绪。

  秋季宜“备孕”而非“造人”

  “我和老公就是想要一个七月出生的巨蟹座宝宝。推算了一下,最好在十月份受孕。”已婚三年的凌女士说,平时工作忙碌,行房质量低,一直没能如 愿。今年国庆假期,她已打算和老公去海边度假,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借机“造人”。记者获悉,像这样趁假期出游以提高受孕机会的人不在少数。

  国外研究显示,秋天或初冬出生的孩子在智力和体力方面都比其他季节出生者更胜一筹,其中以10月~12月内出生者更为显著。

  “不孕不育的病人在春天受孕成功的机会更高,”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黎小斌说,“而秋天生仔更好养。”她指出,秋季临产不像夏天那样容易出汗,有利于避免感冒,产妇的肠胃功能比夏天好很多。因上市瓜果多,孕妇的营养补充比较充分,因此乳汁分泌较好。

  但是,冬天产子易得“产后风”,春天的病毒多,都不宜分娩。

  叶酸是备孕第一要务

  备孕首先要补充营养。夫妻双方都应给自己“开小灶”加餐,计划怀孕时起至孕后3个月,多选择一些绿叶蔬菜、水果吃以补充叶酸。女性进补可避免宝宝出现先天性的神经管畸形,而男性如果叶酸水平过低,也可能导致精子活力减弱,精液中精子浓度下降。

  饮食调理方面,秋季进补别过度。黎小斌建议,多吃雪梨、苹果、葡萄等水果,对于缓解“秋燥”有一定作用。容易着凉、疲劳、体虚的女性,白天不妨吃少量姜,促进肠胃蠕动。此时要少吃火锅、过辣的食物。

  许多备孕女性常爱吃红枣、枸杞进行调理。黎小斌指出,吃太多红枣、枸杞会误事。因为红枣偏温,通常煲汤或者煮甜品一次放两三颗即可,不能一次吃十几个,也不要和枸杞、黑豆一起吃,以免影响大便,甚至流鼻血。

  备孕和产后要严防“悲秋”

  专家建议,别给自己制定造人“任务”,而要放松身心,适当运动,可以去氧气充足的地方散步、爬山,为怀孕提前储备体能。但最好不要在旅行途中“造人”,以免旅途奔波,孕后更加辛苦。

  还要注意的是,备孕的情绪调节也很重要,积极良好的情绪更容易怀孕,也更利于胎教,因为孕妇怀孕时的不良情绪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生后娇弱、爱生病。

  秋天是产子的最佳季节,但产妇闷在家里容易触景“悲秋”,加剧产后的情绪问题。黎小斌建议,家人要多关心产妇,注意力不能只集中在刚出生的宝宝身上,而忽略了妈妈。

  妈妈在产后要注意调节好情绪,可以上微博,宜关注好玩的博主和消息,对于针砭时弊、抱怨不平的沉重信息则尽量不接触。另外通过积极的色彩暗示把房间布置得充满生气。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