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科 > 分娩

胎位不正不一定要剖宫产 艾灸至阴穴可纠正

2014-07-28 01:42:4839健康网

  在医患题材电视剧《爱的妇产科》中,有一名孕妇突然分娩,赶不及送到医院,只能在车里接生。但因产妇胎儿不正,顺产很可能会导致胎儿窒息死亡。最后还是妇产科主任通过视频通话,指导医生纠正胎位,并最终顺利分娩。事后,这位妇产科主任在提到此次案例时说道,面对胎位不正等不利顺产的因素,很多医生都自然而然的想到剖宫产,却把最基本的东西都遗弃了。一旦面临紧急情况,失去了实施剖宫产的条件就手足无措。

  剖宫产在产科治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难产等特殊情况,医生们不再手足无措。一个剖宫产手术就能挽救产妇和宝宝的性命。然而,本应作为紧急补救措施的剖宫产却逐渐演变成了分娩的主流方式之一。面对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医生们纷纷呼吁顺产。

  胎位不正也是剖宫产的指征之一,但是却不一定非要剖宫产才能挽救。

胎位不正不一定要剖宫产 艾灸至阴穴可纠正

  艾灸至阴穴可纠正胎位不正

  据中医经典记载,艾灸至阴穴对纠正胎位不正有特殊的效果。宋代官修的《太平圣惠方》是最早记载,麦粒灸至阴穴治疗妇人横产的医案。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表示,至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肾经脉气始接处,刺激至阴穴通过激发膀胱经经气,调整肾经经气,使气血阴阳得以平衡,又可沿肾经循行传递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宫,维系和调达胞宫气血,从而振奋阳气,顺理胎气,促进胎位自然转正。现代医学也证明灸至阴穴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子宫活动随之增强,胎儿活动加剧,有助于胎位的自转而达到纠正胎位的目的。

  艾灸治疗胎位不正的最佳时机为第30至34周。艾灸至阴穴,孕妇自觉胎动较前增加,艾灸后,胎动次数会增加,此时辅以膝胸卧位,即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跪在床上,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手放于头的一侧,每天2次,每次15分钟。此法利用孕妇臀部抬高,使胎臀退出骨盆,借助胎儿重心改变,可使胎位纠正。艾灸配合膝胸卧位4-5次大多数可纠正胎位,且简便安全。

  取穴方法:

  足小趾甲根外侧,距趾甲根角旁开0.1寸(注:0.1寸为趾甲外侧缘与底部两条切线的交点)。

  操作方法:

  患者全身放松,取仰卧位,屈膝(此体位是腹壁最放松的时候)。取少许精艾绒制作成麦粒大小的艾柱,在柱底部蘸取少许万花油放置于至阴穴上点燃,当局部感到微微灼痛时立即将艾柱移开再施以第二壮,连灸3-5壮,每日1次。一般1-2周多能获效。

  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排空小便,放松裤腰带,以利胎儿活动。

  2、艾灸后,患者会出现口干、口苦、眼干等症状,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3、疗效不显或近分娩时,每天选择两个胎儿活动高峰时间灸治2次。

  温馨提醒:尝试前,最好咨询产科医生,确定没有其他的高危妊娠因素,适宜做此尝试。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