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认为月子里刷牙会导致牙齿松动,这是真的吗?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专家:
新妈妈牙齿松动不是刷牙惹的祸,而是孕育和哺乳缺钙所致。在生活中,有不少老人家确实相信月子里刷牙“会使牙齿松动”,但这其实毫无科学依据。其实,产后由于妈咪要哺乳,母乳中含有供孩子成长所需的钙质,有数据显示,产妇如果每日泌乳1000—1500毫升,就要失去500毫克左右的钙,由此可见产后女性钙流失的速度。若乳汁分泌量越大,钙的需要量就越大。
所以新妈妈产后牙齿松动多是由于孕育和哺乳缺钙导致,要适当增加钙的摄入量。相反,一个月不刷牙,细菌滋生,牙齿肯定要得病。
那么,孕育和哺乳缺钙导致牙齿松动,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钙在我们体内的作用。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有各种物质的参与。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晶体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我们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钙约占体重的2%。身体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占总量的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
膳食中的钙主要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吸收。钙的吸收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其吸收率下降,婴儿钙的吸收率超过50%,儿童约为40%,成人仅为20%左右。一般在40岁以后,钙吸收率逐年下降,老年骨质疏松与此有关。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补充钙质。
要做到科学合理地补充钙质,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不随广告走。
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钙品生产企业常以明星为前驱,吸引消费者。对此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而不要被各类响亮的补钙商品名称所惑,切记此类商业用语纯属炒作,在营养学领域多数并不存在。
二、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
如一些广告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三、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
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四、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
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200毫克时,就会降低吸收率。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邝丽琼)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