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 > 健康大视野

健康大视野:第一袋方便面的诞生

2011-08-20 09:21:0039健康网

  方便面这种不但统治了东方世界而且带着刀叉进军西方市场的食品是日本人发明后由台湾人加以发扬光大的。

  1949年,原名吴家福的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用高温高压将炖熟的牛、鸡骨头的浓汁抽出制成营养剂,结果相当成功,为以后开发方便面打好了基础。

  1958年,日籍台湾人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于大阪府池田市发明的出鸡汁方便面。安藤百福并在发明方便面后,创立日清食品株式会社,贩售“鸡汤拉面”口味,最初的售价为35日圆,但仿制产品随即出现,导致产生削价竞争。

健康大视野:第一袋方便面的诞生

  日清公司在发明方便面后,便积极向国外发展。1963年先与韩国三养食品合作,1968年再与台湾的国际食品公司合作推出鸡汤口味的生力面。最初的生力面因为沿用日本配方,在台湾销路并不好。在调整过调味与面条的口感之后,成为台湾的畅销产品,顾客多半买回家当宵夜食用,或者是加蛋煮食。曾有一段时期,“生力面”几乎成为这类产品的代名词。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生力面最后黯然退出市场。截至2005年,过去的国际食品公司仅剩一家生力面包店在高雄市新兴区继续营业,但早已退出方便面市场。

  虽然方便面在亚洲颇受好评,1960年代末期在美国却无法顺利打开市场。因为一般美国人没有烧开水的习惯,而且家中的餐具也以餐盘为主。为了让不习惯用碗的民族消费方便面,日清公司发明以发泡聚苯乙烯为容器的杯面,于1971年在日本上市,售价为100日圆(0.25美元),为当时袋装方便面售价的三倍以上。

  1967年,台湾统一企业创立,目前占据了台湾方便面市场整整一半的份额,在大陆则仅次于另一个台湾食品品牌康师傅,占有30%多的份额。

  从发明至今短短几十年间,方便面不停地在研究改进。当年不知方便面为何物的中国人曾被包装上的大鱼大肉图案迷惑,而现在康师傅的“满汉大餐”中已真的出现了整块牛肉。从切碎晒干的蔬菜末、肉末到真空包装的榨菜、肉肠,从一袋调料到两袋三袋,从汤面到炒面,从油炸面到拉面,从袋面到碗面、杯面,在这一小小的食品中厂商挖空心思、变尽花样,无非是盯准了现代生活节奏下人们的需求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

  曾有中国青年学子多食方便面而致痴呆的报道,专家学者随之出来警告方便面多食无益,但这都阻止不了一只只伸向方便面的手。现在,连英国航空公司的班机上都提供小号的碗装方便面。

  在西方重又发起“慢食运动”的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对手擀面、拉面的熟悉程度远不及方便面,再没有比方便面更具欺骗性的了,油汪汪热腾腾的汤面上飘着碧绿的葱花和诱人的肉来对于视喝汤、吃热食为重的中国人来说,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气息,难怪单身汉是方便面最大的消费吉,难怪方便面制造商会发达--这个世纪星结婚率下降高婚率上升的世纪,孤独是世纪病。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