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一期吧,寡人先纠结了一哈子这个女人的健康如何不“乱七”。按照传统,这一期喃,寡人就纠结一哈子男人的健康如何不“八糟”~~其实,昨天有位男乡亲问寡人,为么子不先写男篇喃,是不是有性别歧视呀~~别介,寡人可对这个米得概念,寡人主要是觉得,7比8小些,掰手指头好掰一些~~
第十六期 健康的乱七八糟之男篇
|
本期话题:你的健康“乱七八糟”了吗?(男篇)
本期出场人物:叶蓁——唐七公子的《华胥引》里面的女主,也就是后来的那个君姑娘
寡人的健康纠结: |
其实,乡亲们了解一下子这个是生命的规律是有好处滴,起码咱活得不那么朦胧。男篇吧,女篇吧,男乡亲吧,女乡亲吧,都自知一下,然后互知一下,这样,乡亲就了解了整个人类。
1*8=8岁,“肾气实,齿更发长”: |
从这个,乡亲们可以看出,男人和女人在小时候吧,是没啥区别滴。大家在开始发育之前,都米得性别意识,所以吧,才有了“两小无猜”的境界。但是,“青梅竹马”的境界则是被人长大后总结的。比方说,叶蓁,也就是《华胥引》里面的后面的那个君姑娘,因为小时候经常和君玮一块玩,所以一直以为他是个女孩,以至于好好的一段“青梅竹马”被叶蓁演绎成了“青梅青梅”。这种境界通常到了女孩子7岁的时候,会就被打破了。因为女孩子7岁就开始有性别意识了,所以不太爱跟男孩子一块乱跑了。如此喃,男孩子被莫名其妙滴抛弃后,就发奋图强,终于在8岁这年也开始有性别意识了。所以,这一年龄段的男孩与女孩是不大搭理对方滴~~寡人觉得,貌似,这个跟“七年之痒”的原理差不多。
人家说的这个是特别纯朴的孩子们,像现在的孩子,由于社会信息太开放了,托儿所的孩子都晓得啥是女朋友鸟~~早熟啊。乡亲,早熟的人喃,容易早衰~~(注意,这个年龄可以补肾,但是不可以补钙。这是个太有技术含量且复杂的东西了,寡人不想解释了,爱信不信)
2*8=16岁,“肾气盛,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
肾气盛的表现是,长喉结+变声+长胡须+骨骼变得粗壮+开始长个子。或许,在16岁之前,男孩子根本看不出是男孩子,但是,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蜕变了。倘若过个一两年不见面,下一次,就是陌生人的效果。
还有就是,男人在这个年龄开始出现失精、遗精的现象。so,从理论上来说,“阴阳和”后,可以生孩子鸟~~但是,实际总是和理论有一定出入的,意思是,劝男乡亲这个时候要守住自己的精,以有益于身体和智力的发育,也可以避免大家以后想要精的关键时刻却发现自己已经储备不足了。。。哦,补充一句,补肾是男人一生的事业,这个时候补肾,可以让身高更高些~~
3*8=24岁,“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 |
24岁的男子的肌肉啊什么滴,特别有弹性,也开始有男人的味道鸟~~当然,倘若你是健康的,你的味道也是健康滴,病态的男人的味道也只能是病态的味道喽。“长极”的意思是,23岁的时候,男孩子还可以长长个头儿,但是到24岁后,基本就不长了。
4*8=32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
男人到了自己黄金年龄,是一个男人最迷人的阶段。换句话说,之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状态鸟~~于是,想提醒男乡亲的是,在这个之前结婚算了。乡亲们看,女人在28岁的时候到了生命的黄金阶段,倘若两个处于黄金阶段的人结婚了,啧啧,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哦。所以,这个男人比女人大个三四岁还是很有调调的事情。
5*8=40岁,“肾气衰,发堕齿槁”: |
这个年龄,男人的牙不会是“皓齿”了,比较严重的,牙齿都有松动的现象鸟~~另外喃,男人开始掉头发了,地中海啊什么的,估摸着都是从这个年龄开始的。
所以,这个时候男乡亲要注意节约用电,低碳环保嘛。想想看,本来为了家庭,为了事业,上有老下有小,多不容易啊,倘若这个时候再给自己倒腾个“二奶”“小三”啥的,不是诚心跟自己过不去嘛~~
6*8=48岁,“面焦,发鬓颁白”: |
这个跟女人6*7=42的时候还是很像滴,只是晚了6年。
7*8=56岁,“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
看到这个一行字,寡人觉得真是有面目荒凉的感觉。这个时候出现的这些个症状,主要是肝气不足引起的,所以男乡亲要注意补肝。另外,可以多吃些对筋骨好的食物,可以缓解或避免腰间盘突出啊、颈椎病啊什么的,效果较好的食物是动物的蹄筋。最好是鹿蹄筋,没有的话,就用牛蹄筋或者猪蹄筋代替算了啦。
8*8=64岁,“则齿发去”: |
好简单的四个字哦,却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迅速与脆弱。好好学养生吧,免得到了这个年龄,是这么一副状态:头发光光的,牙齿光光的,只有口水是长长的。。。
寡人纠结的结果: |
写了这两篇后,寡人突然觉得,自己像是经历了两次人生——一次男人的人生,一次女人的人生。寡人确实是赚了。
往期话题:你的健康乱七八糟了吗?(女篇)
早睡早起是健康的吗?
胃病为何老反复?
哪个数字有益于你的健康?
女人为何比男人容易长斑?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骆丽萍 实习编辑:苗焕玲)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