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老不正经!我要跟你断绝父子关系!”一通来自社区的电话,打破了小张一家人的平静。
张大叔前段时间因皮疹去医院就诊,由于他自己没有手机,所以留的是儿子的电话。
当地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出结果后联系了就诊信息上的电话,社区是来告知张大叔确诊艾滋病,想与他聊一聊患病经过,以及叮嘱一些后续治疗注意事项。
小张在听到来电内容后,直接就“炸”了,他告知工作人员会带父亲去医院复查。
接完电话后他直接请假回家质问了父亲一通,但父亲支支吾吾的什么都不肯说。小张气得不轻,一直骂父亲不见棺材不落泪。当下他就拉着父亲去了医院,在医生的询问下,张大叔才把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在半年前他在公园闲逛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男子,男子和他相谈甚欢。之后他向张大叔提出了邀约,问他要不要去厕所试一试,在男子的怂恿下张大叔没按捺住好奇心,跟着他去了厕所,事后也没敢跟任何人说。
儿子知道真相后更是怒不可竭,觉得父亲老不正经,这么大年纪的人怎么还会做出来这种事。
“你现在跟那个人还有联系吗?”儿子质问到。
“只有那一次,真的就一次,我真的很后悔,所以再也没去过那个公园。”
为此,张大叔在儿子面前头都抬不起来,内心后悔不已,但却也来不及了。余生,他都将跟艾滋病一起度过。
一、不断攀升的老年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难以解决的公共性问题。在感染艾滋病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不断遭到攻击,最终瓦解。特别是本身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在感染后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展到晚期,危及生命安全。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范围内艾滋病患者约有3530万,其中老年人的占比约在420万。
而在2010~2020年间,我国老年男性艾滋感染率也越来越高。据我国艾滋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年龄大于60岁的男性艾滋病阳性的比例从2010年的7.41%上升到了2020年的18.21%。
除了60岁以上的人群外,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2011年的比例约在22%,2020年时该数值上涨了1倍,达到了44%。
二、老年人的性:被忽视的存在
老年人艾滋病感染率越来越高,是全社会都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人在上了年纪后,就不该有性需求,如若还有需求的话,就是“老不正经”,这个想法非常错误。
性学专家金赛在《金赛性学报告》中指出,“即使71~75岁的老人,也有近一半继续着性释放。”事实上,老年人的性能力可持续到80岁以上,更甚者有90岁高龄的老人依旧有需求。
但社会上的偏见、家人的不理解,让老年人无法有正常的性生活,且老年人多业余时间较多,日常可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人。
很多有同样需求的老年人一拍即合,选择进行一夜情。还有些则会选择一些危险的方式来排解需求。不少老年人有低价嫖娼、一夜情的过往史,但这些行为难以保障安全。
再加上很多老年人都安全意识薄弱,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之后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就没有避孕的必要。在进行房事时,多是无套行为,这样做也增加了艾滋病的感染风险。
另外,老年人对于艾滋病的了解甚少。在发生高危行为后,难以及时去进行阻断治疗。更甚者在出现症状时,也不会将其与艾滋病联想起来,这样一来很容易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一经发现就是晚期。
三、艾滋病老年化不容小觑,老年人该如何防艾?
老年艾滋病的问题需要所有人引起重视,对于老年人而言,预防艾滋,更需要做好这几件事情。
1.主动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
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群,都需要了解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如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有72小时的“反悔期”,越早进行阻断越有可能预防感染。
老年人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更应主动了解艾滋病检测知识,提高检测意识。老人也要摒弃传统的一些守旧观念,学会理解自己的身体,积极学习安全性知识。
2.洁身自好,做好防护措施
老年人不要选择一些危险的途径去解决需求,切勿与陌生人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对伴侣保持忠诚。
在进行房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佩戴避孕套就是个很好的防护措施,能帮助预防艾滋病和性病感染。注意需每次、全程、正确使用。
3.高危人群需要查一查
针对于一些有过高危性行为的老年人,要以最快速度就医,尽快服用紧急阻断药,避免感染。艾滋病也和其他的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更佳。
4.丰富老年文化娱乐生活
不少老年人在上了年纪之后,长期一个人待着,整日无所事事。这其实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很不利,老人可以多和同龄人交流,多去参与一些社区的活动等,如下棋、跳保健操、打太极、运动散步等,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转移性需求注意力。
我国的传统比较内敛含蓄,对于性也较为避讳,但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需求。对此,每个人都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不要“谈性色变”。
老年人在心理健康、生理层面的需求常常被忽视,希望年轻人可以帮助老人获取、解读相关疾病知识,帮助老年人正视需求,提高防范意识。老年人自身更要学会保护自我,成为自己健康责任第一任。
参考资料:
[1] 王健华,谢仁岐.中老年艾滋病患者认知行为、态度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4:5-6.
[2] 农丽萍,何波,农全兴,李斯斯,黄晓芳,邓小芳.中老年艾滋病高危人群及其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60-63+84.
[3] 《艾滋病要警惕“老龄化”》.宁波疾控.2021-11-05
[4] 《【注意】艾滋病老年化不容小觑,老年人该如何防艾?》.广东卫生信息.2021-12-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