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道理在人体和健康领域同样适用。
今天,九叔收集了几个被传了几十年的谣言,有的甚至已经被当成常识,快看看你有没有被骗吧~
有贫血问题,做菜必须用铁锅?用不粘锅或不锈钢锅更容易贫血?一边有专家赞成“铁锅炒菜可以补血”,一边又有专家出来辟谣,真相到底如何?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太对,但首先要肯定的是:铁锅炒菜的确能提高菜肴的铁含量。原理是。锅壁上的铁在铲子的刮蹭之下,会产生微量碎屑,接触到食物中的酸性物质之后变成铁离子,增加食物的铁含量。
但铁锅炒菜增加的铁不是人体利用率高的血红素铁,它的吸收率只有不到3%。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铁锅是缺铁者的重要的铁来源,能补一点是一点,但这对于天天有肉吃的现代人并没什么用。
我国推荐普通成年女性每天摄入铁20mg,其中大约有44%(8.8mg)是为了减少月经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的风险。成年男性则每天推荐摄入铁15mg。大家可以按这个表来搭配每日饮食:
很多人习惯把饭菜放凉再送进冰箱,怕温度太高烫坏冰箱,减少使用寿命。但现在冰箱已经不是啥稀罕物件,既然花了钱就是拿来用的,我们只要在放进冰箱前将食物用保鲜膜或者保鲜盒封好,就不必担心水汽凝结造成冰箱结霜。
相比之下,我们更应关注微生物带来的健康风险。通常来说,微生物在7~60℃的环境下非常活跃,再加上足够的养料,繁殖速度极快。
我们假设食物上有10000个微生物,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分裂6次后,一共约有64万个微生物。有害的微生物过多,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发烧、甚至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因此,只有将食物用最快的速度降温至7℃以下,才有利于抑制微生物繁殖。
不少人小时候听家长说过“饭后马上运动容易阑尾炎”。我们有时饭后慢跑,肚子一侧确实会隐隐作痛,这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食物在吞咽后需要通过数米长的小肠,4~6小时后才会到达阑尾的位置,因此饭后运动和阑尾炎没什么关系。
真正导致饭后运动腹痛的是运动相关胃肠道疾病,包括运动相关阵发性腹痛、肠缺血、胃食管反流、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症状。
运动相关胃肠道疾病与进食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认为容易发生在进食2~3小时内。因此,即使饭后剧烈运动不会导致阑尾炎,但我们还是建议不要这样做。
我们的头发会在经历2~8年的生长期后,进入退行期,此时毛囊开始萎缩,头发趋于停止生长,并在2-3周后脱落,这是每一根头发的命运。
而且头发是此消彼长的,这根掉了,那根会长起来,头发的生长速度由毛囊控制,每个毛囊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和节奏,所以再怎么剪头发,都是白费力。
许多人滴完眼药水后觉得嘴里和喉咙发苦,就觉得是眼药水会从眼睛流到喉咙里。实际上,眼药水确实可通过上、下泪小点进入泪小管,然后进入泪总管,最后进入泪囊。
泪囊里的眼药水通过鼻泪管开口流到下鼻道,再通过鼻腔、鼻咽部最终到达嗓子,所以患者感觉眼药水跑到嗓子里去了,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这不会影响我们身体健康,但如果你不想品味苦涩,正确的滴法应该是滴在下眼睑,然后按住内眼角,防止眼药水进入嗓子。
舌头的不同区域负责感知不同的味道。
这种说法起源于1901 年,德国人 D.P. Hanig 在论文里提出了人类舌头的某些区域对特定味觉会更加灵敏。那时候,味觉科学才刚刚起步,这并非是一个明确的科学结论。
直到 40 多年后,哈佛的心理学家Edwin Garrigues Boring将其翻译为英文,但他在解读原文数据时,把“相对敏感度”当成了“绝对敏感度”,于是,便有这张味觉地图。
所谓“一传十,十传百”,这张地图后续被广泛传播,渐渐成了大家生活中的常识。
虽然现实生活中,大家明明都试过舌尖舔到苦味的感觉,但还是半信半疑地接受了,甚至还出现了“品红酒时要把舌头蜷缩成一圈来避开酸味”“用舌尖接吻会更甜”的说法。
然而在 2006 年,Nature的一篇文章推翻了这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并表示:感知每一种味觉的味蕾是随机分布在舌头表面的。
味蕾细胞主要有四种: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其对味觉体验产生所具有的能力是均等的。
而接吻怎样才能更甜?我们把话题抛到下下……下期,想看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催更!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