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治疗

胰腺癌:早发现至关重要

2012-01-11 01:25:00新浪健康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去世震惊了世界“果粉”,同时也给每个生活在高压状态下的现代人敲响了健康“警钟”:胰腺癌——癌中之王,我们如何早期发现?

  胰腺癌发病 呈上升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胰腺癌发病率正悄然上升,由于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可切除率低、死亡率高,被称为“癌中之王”,亟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胰腺癌的发病已经达到12至14/10万。胰腺癌的发病以中老年男性为多,男女比例为1.5:1,抽烟是明确的致病因素,饮食过于油腻、喜欢吃“红肉”也提高患病风险。胰腺癌的遗传因素明显,家族中有1人发病则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2个人发病升至12倍,3个人发病则高达40倍。胰腺癌的发病还和人体本身的疾病,如有慢性胰腺病变、口腔疾病等相关。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因此,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突然发现患糖尿病一定要查胰腺。

  关注 胰腺癌早期“蛛丝马迹”

  胰腺癌之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许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是进展期(中晚期)的患者,大多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据统计,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发现的胰腺癌患者80%已属于中晚期,只有20%的病人能进行手术切除,此外还有部分中晚期病人只能接受姑息性手术,一定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胰腺所处的位置决定的。由于胰腺是人体腹膜后位器官,位置深,被胃和横截层所遮盖。通常的B超检查较难探查到早期直径较小的胰腺肿瘤,假使直径偏大,要想及时、准确地捕捉到胰腺癌早期的“蛛丝马迹”也并非易事。而B超检查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超医师的临床经验和主观判断。PET-CT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最为有效的诊断设备,但是由于其高昂的费用,在平日的体检工作中也很难成为普通市民的检查项目。

  要想早期发现胰腺癌,普通市民还是要提防那些胰腺癌的“非特异性症状”。胰腺癌早期会出现一些诸如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腰背酸痛等症状。普通市民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往往会第一时间去内科、消化科、骨科等科室进行诊疗,待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才意识到去看肿瘤科。当市民有上述症状时,首先应该及时去医院的胰腺肝胆外科或者普外科就医,排除胰腺癌的可能,再去相关内科进一步治疗。切勿因不对症的治疗而延误病情。

  警惕 中年突发糖尿病

  还要指出,中年突发糖尿病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应该及时去医院排除“胰腺癌”的可能性。假如有高度怀疑的患者,可以通过行胰腺的薄层螺旋增强CT,进一步发现比较微小的病灶,尽早发现,及早治疗。

  改变 不健康生活方式

  胰腺癌多发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一些有多年吸烟史的老烟民和胰腺炎病史的患者。这类高危人群应该积极戒烟,及时治疗急慢性胰腺炎和胆道疾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适当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胰腺癌:http://jbk.39.net/keshi/zhongliu/545be.html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