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前列腺癌的预防
1、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1)合理饮食:前列腺癌发生与膳食结构及食用频率有密切关系。医学研究表明,高脂饮食是较公认的危险因素,饮用水含钙较高的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也较高。大豆中的异类酮,谷类中的木脂类,绿茶中的黄酮醇几茶胺均含抑制癌作用的植物雌激素。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D、E等为保护因子。番茄红素有防癌抗癌作用,对于前列腺癌晚期作用尤为显著。预防前列腺癌要从医食同源的角度出发,加强对饮食习惯的干预。首先从日常饮食入手,减少红色肉类、蛋类、高脂奶制品等的摄入,增加豆制品蔬菜的摄入,尤其对高危人群,应改变欧美饮食倾向,保持中国传统饮食习惯。注意饮食搭配,尽量以豆类等植物蛋白满足机体的需要,选用天然食品补充维生素。护理人员应强化人们的防病意识,指导、督促高危人群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降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性。
2)加强性教育: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婚姻观、性关系严谨可能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低的原因。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与性传播疾病有关,尤其是淋病,尖锐湿疣等,虽然未能明确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性激素调节失衡有关,但最近提示一些炎症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因此,树立健康向上的性道德观、节制性生活,且有稳定的性生活伴侣,保障婚姻美满。医护人员积极宣传、引导,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开展性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人们对性的正确认识能力,懂得性卫生,保持正常健康的性生活,预防前列腺癌发生。
3)戒烟:烟草是前列腺癌另一重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首先树立不吸烟的榜样,劝告戒烟,减少烟草对人体的危害。
4)保护环境:在经济发达地区,工农业严重污染区域,前列腺癌高发。而民风淳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低发。我们应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生活空间,共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5)调节生活节律,延缓衰老:医护人员应该指导人们选择健康而又活跃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烟,保持心理平衡,增强体质,保持内分泌稳定,延缓衰老从而降低前列腺癌发病机率,减缓前列腺癌发病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6)定期体检:对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定期抽查血量前列腺特异抗体( PSA)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我国前列腺癌特点是潜伏期长(20~30年)、起病隐蔽、且不易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相鉴别,临床确诊病例多数已有远处转移。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筛选尤为重要,抓住时机以便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当疾病局限在前列腺内时,完全治愈的机率极高。医护人员有责任进行科普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总之,在我国前列腺癌虽不是常见病,但患者人数却逐年增加,成为威胁老年男性生命的重要疾病。影响前列腺癌的危险素较多,但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方法,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是预防前列腺癌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要建立大卫生观,积极探索、研究并采用最有效的护理手段干预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食物与药物
1)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族天然的脂溶性维生素,其主要作用是在细胞膜上起抗氧化作用。维生素E活性最强的形式是α生育酚,α生育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人体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1995年进行的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预防癌症的试验结果显示α生育酚可以是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下降32%,死亡率下降41%。
2)环氧化酶-2阻滞剂
环氧化酶-2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在人类很多肿瘤内均有表达;在前列腺癌中呈现高表达,可能会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组织等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病过程。通过环氧化酶-2阻滞剂来预防前列腺癌是目前前列腺癌预防研究中的方向之一。
3)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目前研究发现硒及其制品可能对预防前列腺癌起重要作用。
4)黄豆等富含植物雌激素食物
含有丰富植物雌激素的豆类在亚洲国家传统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方国家则处于次要地位;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则在亚洲最低而西方国家最高,可能与亚洲国家男性摄入植物雌激素多有关。。
5)绿茶
绿茶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多酚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并且可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
6)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
番茄红素是一种橙红色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西红柿及其制品和其他红色的水果蔬菜中。番茄红素是β胡萝卜素的高不饱和脂肪酸异构体,是人体血浆中的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每周消耗两份或以上番茄酱的男性比每周消耗一份番茄酱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下降23%。
7)红酒
红酒成分中有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是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存在于葡萄叶表皮和浆果果皮中,白藜芦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提示红葡萄酒抗前列腺癌的作用主要由于白藜芦醇。
虽然目前的证据还不足以让我们推荐任何食物或营养成来作为前列腺癌的常规预防措施,但这些研究已让人们看到了前列腺癌预防研究光明的未来。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