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临床肿瘤学的重点应该是循证医学、规范化和个体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孙燕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肿瘤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年来新技术、新药物不断涌现,如果没有一定的治疗规范和选择证据,医生们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就可能面临更多困惑。因此,循证医学、规范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基础。”孙院士说。
当然,仅仅做到规范显然是不够的。
“当前,肿瘤治疗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个体化治疗,这也是中国专家应该更多关注的领域,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孙院士强调,其实,祖国传统医学一直都在强调“个体化治疗”的概念,其精髓就在于“辨证论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给肿瘤治疗提供了很多借鉴。
“只不过,中医要辨的是寒热虚实,而肿瘤治疗要辨的是疾病早中晚期,是基因突变、受体和关键的酶。”
拿肺癌来说,早期、中期、晚期病人的治疗方法差异很大。早期,手术是首选方案;而到了中晚期,化疗、放疗的地位就大大提升。又比如,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但这并不适合所有患者,欧美人的疗效就远不及亚洲人,有无EGFR的突变和K-ras突变也是关键。
至于乳腺癌,除了手术的适用原则外,雌孕激素受体是不是阳性、Her-2基因有没有过度表达,治疗方案也完全不一样。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治疗方案,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后。
孙院士指出,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最多可能。“靶向治疗的发展在肿瘤学发展进程中更具有里程碑意义,靶点的检测将会成为未来诊断癌症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必经之路,应该受到更多重视。”
(实习编辑:覃汉娇)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