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新光教授:西式生活习惯助长胃食管反流病高发
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的高发与西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高糖、高脂饮食,白天爱喝咖啡,晚上烟酒混搭,还有肥胖,这些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诱因。通常,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喝酒会使食管蠕动收缩波的频率下降,降低食管清除酸性物质的能力,抽烟会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而肥胖会使腹内压力增加,这些都容易诱发胃内食物由胃反流到食管。
如今,我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也逐渐西化。调查数字虽然显示我国每100人中有6-7个人会患胃食管反流病,但由于很多患者出现症状时自行购买胃药治疗,造成数据缺失,实际的患病率可能更高。
北京朝阳医院郝建宇:五成患者非规范治疗无效后才就医
人们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反流、烧心(胸骨后区烧灼样感觉)等有了更多的认识,越来越多出现“烧心反流”症状的病人前往专病门诊咨询治疗。但门诊就医情况显示,逾五成患者都是在采取非规范治疗方案无效后,才前往医院的。出现烧心、反流症状时,仅有10%的患者会到医院就诊,大部分人往往持忍耐的消极态度;当症状开始变得频繁或严重时,就会寄希望于单纯改变生活方式来缓解病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玉兰教授:滥服药物可能掩盖真实病因
一些被“烧心反流”症状折磨多时的患者,会在包里常备各种促胃动力或者抗酸的胃药,每当觉得烧心难受时,就吃片胃药,想缓解症状,但结果常使人失望。患者对于非处方药的使用应当谨慎小心,千万不可自以为“久病成医”。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可能有重叠,在明确诊断之前,自行滥服药物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掩盖真实病因,得不偿失。
其实,胃食管反流病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确诊后按部就班的科学、规范治疗并不费时费力,患者没必要“强忍”或者随便吃些促胃动力、抗酸胃药对付了事,切忌小病拖成大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张玫教授:胸痛、咳嗽久治不愈应看胃食管反流病门诊
由于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症状五花八门,很多患者会出现胸痛、腹痛和恶心,发作性胸闷、气急、慢性咳嗽、咽炎、喉炎、咽痛或咽部不适、吞咽困难等,让人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导致不少患者经常走错门诊、医生误诊。如果患者长期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将可能引发诸如食管狭窄、食管炎等并发症,甚至引起食管腺癌的发生。因此,对不明原因的上述症状且反复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也应到该门诊去检查,看看病因是否为胃食管反流病。
武警总医院刘海峰教授:不及时治疗有潜在危险
我国的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诊率低。其实,胃食管反流病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潜伏着更大的危险。其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溃疡:食管溃疡是胃酸反流的结果,部分食管溃疡的患者可以出现出血。
狭窄:反流物可以导致食管出现疤痕和狭窄,导致食管梗阻,使食物或药丸在吞咽时被卡住。食管狭窄经常是由食管反复受损和愈合发展为疤痕组织所造成的。
肺和咽喉疾病:反流物到咽喉部,造成声带的炎症,产生咽痛、声音嘶哑等不适。如果反流物到肺,可造成吸入性肺炎和哮喘症状。慢性酸反流到肺可造成持续的肺损害,形成肺纤维化或支气管扩张症。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关劼教授:PPI抑酸治疗是最佳方案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轻度偶发患者可以从改变生活方式着手,如运动帮助消化,减少胃贮存物可减少食管反流机会,尤其是减少夜间进食量;对有反流的患者应少饮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避免饱食后立即平躺;仰卧时保持头高位。但是,对于不时复发的胃食管反流病就必须去医院诊治。
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PPI抑酸治疗是目前最佳的、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足量、足程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部分“顽固性”的患者无法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或者服药的效果不好,可以考虑通过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治疗仪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
(实习编辑:高巍)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