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宫寒是指由于外来寒邪或人体脾肾阳虚而产生的内寒滞于女性胞宫,从而导致经期延后、月经量少、颜色发黑、全身怕冷、手足发凉等症状。此类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生姜、红花、艾叶、当归、肉桂等中药泡澡,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1、生姜: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可起到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风寒感冒、脾胃虚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等病症;
2、红花: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3、艾叶: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可辅助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久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等病症;
4、当归: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肠燥便秘等病症;
5、肉桂: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可辅助治疗阳痿宫冷、寒痹腰痛、肾虚腰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腰膝冷痹等病症。
除此之外,痛经宫寒的患者还可遵医嘱服用艾附暖宫丸、乌鸡白凤丸、少腹逐瘀丸等中成药物进行治疗。患者还可到医院中医妇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艾灸、针灸等中医理疗方式进行调理,常见的穴位有归位、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等。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