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视觉是对光谱上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辨别能力。据相关研究发现:新生儿在出生两周内就能分辨红圆和灰圆,说明新生儿具有颜色辨别能力了。3个月的婴儿已具有三色视觉,4个月的婴儿已能在光谱上辨认各种颜色,即4个月的宝宝,他的色彩视觉发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且宝宝是按颜色、形状、大小来区分周围的物品的,颜色是三种属性中最容易辨认的一种,从颜色开始也是学会物体分类的首选。在早期教育中,颜色的教育对孩子的辨别力、欣赏力、美的感受力,以及想象力、绘画能力的发展都是极有帮助的,通过辨认颜色让宝宝更容易养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一般而言0~5岁宝宝对颜色的认知程度:
0-4个月:
0-4个月的宝宝视物距离只有20-30厘米,看到的色彩、形状大多是模糊一片,但对黑白两色却很敏感,所以看到的东西基本只有黑白两色。
4-6个月:
婴儿开始可以区别颜色了,注意,这里的区别颜色的意思是,婴儿可以意识到不同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红色的物体最容易引起婴儿兴奋,但是据统计,婴儿最先认识的颜色却是黄色。
2-3岁:
能识别不同的颜色约4种,通常为红色、黄色、蓝色、黑色通过相关训练,可以将颜色数量增加到红、黄、蓝、绿、白、黑六种。
3-4岁:
据统计,只有45%的宝宝能按照颜色名称正确选择色彩,直到5岁后可以完全认知8种主要色彩,红、黄、蓝、绿、黑、橙、紫、白,5岁是儿童颜色命名和再认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但需对各项对应名称做相关辅助学习。
颜色的辨别同时存在个别差异,一般说来,女孩辨别颜色的能力比男孩强。
宝宝早期认识色彩有两个阶段
专家认为,宝宝早期认识色彩要经过2个时期,即黑白期和色彩期。
在不同时期,宝宝能感知到的色彩也各不相同。如果家长能抓住每个时期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色彩刺激,则不仅能够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还能进一步增强智力潜能的开发,促使宝宝脑部更早发育,变得更聪明。
第一阶段:4个月前多看黑白
0—4个月是视觉发育的黑白期。在这段时间,宝宝看到的只是黑白两色,而且视物距离只有20—30厘米。所以,即便家长们拿出各种色彩的小玩意放在他面前,也只是徒劳,不如换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得实用。
由于宝宝出生后最先看到的是妈妈的乳房,所以对靶心图像比较敏感。家长可以拿一些类似靶心的黑白玩具,在宝宝眼前来回晃动,以增强他们对黑白色调的敏感度。
当然,为了给孩子日后的视觉发育铺路,家长也可以买些红、黄、蓝色的玩具时不时给他们展示一下。因为虽然宝宝刚开始看不到这些色彩,可时间长了,却能起到刺激视觉的作用,为宝宝进入视觉色彩期奠定基础。
另外,宝宝所穿的衣服,也应该色彩多一点,灰暗色调的、明亮色调的服装都要有,否则很可能因为长期看同一色系,导致视觉迟钝。宝宝的床沿及床头,同样要装饰一些彩色饰品,比如气球、挂饰、彩色瓷盘,这样宝宝一睁开眼睛,便能有一个彩色环境的熏陶。但切记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盯着一件东西,否则可能导致他们目光呆滞,甚至形成斗鸡眼。一边晃动玩具,一边温柔地跟孩子说话效果会更好。
第二阶段:半岁后接触橙绿紫
4—12个月,宝宝会迎来视觉的色彩期。这个时期,宝宝的视觉神经对彩色的东西非常敏感,视觉范围也扩大到了1—2米。
虽说这时孩子对彩色的东西都很敏感,但用什么样的色彩,效果会更好也是有区别的。三原色红、黄、蓝,纯度高,易于辨认,属于首选色彩;此外,家长还可尝试提前让宝宝接触一些橙、绿、紫。比如,买些带铃的彩色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这样,有声又有色,孩子看了会觉得兴奋,对视觉和大脑发育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
家长还可以拿着玩具和孩子玩“躲猫猫”。一边在宝宝眼前摇着彩色玩具,一边将玩具藏到身后。在宝宝疑惑时,再猛地将玩具在孩子眼前亮出来。当玩具瞬间出现在宝宝眼前,他会一下子变得高兴。而这个过程对视觉刺激效果是非常好的。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