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的四合院,老式的木质二层楼,9月1日,办案人员再次来到收养人薛某家。见到生人,刚刚还在院里玩耍的女孩惊恐地低下了头。因为涉及拐卖儿童,这段时间以来,薛家人坐卧不安,生怕孩子哪天离他们而去。
听说警察又来“光顾”,孩子的父亲——小薛,立刻骑着三轮摩托车,从工作的村卫生所赶回了家。
小薛是薛家独子,今年30岁,因为先天性手脚残疾,一直未能结婚。父亲老薛担心儿子将来一个人恓惶,决定收养个孩子给其防老。“女孩懂得疼人。”2009年3月,薛家父子通过孙某以22000元抱回了一个女孩。“附近村里很多人家都是这么收养的。孩子很会讨人喜欢,吃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养了 1年多,你说我们能舍得送回去吗?”老薛说。“民警也是人,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也很难受。我们知道每一户收养家庭都是真心收养孩子的,但是,毕竟合情合理不合法。”办案民警张建兵说。
不究刑责,私自认养难绝
自2009年4月9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拐卖儿童妇女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010年6月28日,全国共破获拐卖案件
起,解救被拐卖儿童、妇女14717人,抓获犯罪嫌疑人17528名,公安部公开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的20名重大人贩子已有19人落网。
一组组数字说明了“打拐”风暴的凌厉之势。
但拐卖儿童犯罪何以屡打不绝?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儿女双全等观念形成了庞大的买方市场。“现有收养渠道的不畅通,导致很多有领养孩子愿望的家庭,在不能正常领养的情况下,转而通过购买这样的非法手段实现目的。”张建兵说。
几年前,阳城人龚某24岁的独生儿子突然遭遇交通事故身亡,一家人悲痛欲绝,伤心不已。为了抚平创伤,龚某夫妻决定领养一个10岁左右的孤儿。
汶川大地震后,龚某积极咨询灾区孤儿领养程序,结果多方奔走,仍未能如愿。“2007年,我们就在民政局申请登记,到现在没有任何音讯。我今年49岁了,再往后年龄更大了,还有精力抚养孩子吗?”如今,龚某在要不要通过非正常渠道领养孩子中犹豫着。
在网上的“收养吧”,欲送养孩子和收养孩子的信息达到近4万条。民间收养的盛行可见一斑。而据了解,拐卖儿童案中,很少对买方进行处罚,使得拐卖犯罪很难从源头上根治。
孩子被拐后,大部分被人贩子卖给了需要孩子的家庭,个别儿童被人操纵,沦为乞讨或盗窃工具。与被收养的孩子相比,被迫充当乞讨、偷盗、诈骗工具的儿童的命运则更凄惨。
8月31日,在最高法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以非法获利(将生育作为非法获利手段,生育后即出卖子女的;明知对方不具有抚养目的,或者根本不考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为收取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为收取明显不属于 “感谢费”、“营养费”的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行为,都可以认定为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将依法追究其父母的刑事责任。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孙军工还表示,私自认养可不追究刑责,但如果送养者不考虑收养者情况,导致孩子身心受到损害的,司法机关将按遗弃罪论处。 “我没想过孩子必须留在自己身边,只是想着哪儿更适合她健康成长。等她长大了,我会告诉她这一切,我想她会理解的。不敢想象,如果孩子真的离开了,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说着这些话,收养人张某的眼睛红了。
他拿出自己的手机,给记者看保存在手机里女儿的相片,他给女儿取名展展,希望女儿将来能有所发展。照片里的展展摆着可爱的造型,开心地笑着……
(实习编辑:邝艳鸣)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