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在他语言能力发展起来之前,他是处在“手快于心”的阶段的,所以他会像蒙台梭利描述的那样,“借双手探索世界”,因为他的双手是他“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所以,当你试图让他安静一会儿的时候,他似乎一刻也停不下来;当他看到某个喜欢的玩具的时候,他不会去想这个玩具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而是不假思索,伸手就去把玩具抢过来;当他看到某个喜欢的小朋友或者成人的时候,他会伸手去打他;当他感受到“威胁”(比如别的小朋友试图接近他,但是他感觉这种接近可能会侵犯自己)的时候,他会迅速伸手去抓人、打人;当他拿到某个玩具的时候,他会不断地砸这个玩具,直到把他砸碎,最终让它成为一堆废物……
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通过双手去探索世界,双手是他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责怪孩子多动,而是会更多地尊重他这种探究事物的要求。
在这个基础上给于他一些必要的引导,让他在亲子交流的过程中悟得最恰当的最合乎社会规范的交往方式,或者寻觅到更多探究事物奥秘的方式。比如,只要妈妈抱宝宝在手,他就不停地打妈妈,抓妈妈头发,一边打一边抓,还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妈妈,好像很享受的模样,这时候,如果妈妈“啪”地给他小手一巴掌,或者瞪着眼睛训斥他一顿,他可能就会莫名其妙:“我做错什么了?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这是打人了吗?”
更要命的是,我们借由这种教育方式教给了他一个打人的概念,而他本来没有要打人的概念。此后,他会更多地依赖这样的行为来吸引妈妈的注意,获得妈妈更多激烈的反应。相反,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这种经由手来探索世界的心理需求,明白他需要用手去“接触”(尽管这种接触在我们看来不那么友好)他面临的事物,并通过这个器官去理解事物,我们就不会采取前面所述的如此粗暴而无效的方式来应对,而是会以另外的方式来帮助他更好地探索世界、理解事物。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跟他说:“这样会把妈妈打痛的,你喜欢妈妈可以轻轻地摸摸妈妈,或者拍拍妈妈,或者亲亲妈妈。”如此,一个正确的行为方式就会在他的脑海里形成概念,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很乖巧,而不会变得越来越顽劣,越来越令我们头痛。
正如蒙台梭利提到的那样,心智活动和身体的活动并非是两回事,对于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如果想要他好好学习,专心思考就必须规定他安安静静坐在某个角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个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候他都是做不到的。因为他不用双手就无法思考,甚至他还须不停地走动,让动作与思考同时进行。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非要限制孩子,让他安静,让他“专心”。让他双手不停地动着,双脚不停地走动着,而不要将他限制在某个固定的位置,我们实际上就相当于给他创造了最好的供他探索与思考的环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读书,如果我们给他读一个故事,他刚听了两句就“远走高飞”,这时候,把他抓回来不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则是,你继续念你的故事,让他自由自在的走来走去地玩耍。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个看似无所用心的小家伙可能突然会跑回来看看你手中的书,或者向你提出一个问题。虽然他身在曹营,但是心还在汉,并非我们想象的,他已经远离你念着的故事,神游四方去了。
(责任编辑:周奕桦)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