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公德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孩子就像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如何为孩子的人生涂抹上社会公德的色彩,需要父母独具匠心,妙笔生花。
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公德标准。父母的言行举止,包括说话的语气、待人的方式、做事的态度等等,都将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和生活方式的确定。
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无形中误导了孩子的行为,成为孩子公德意识养成的“拦路虎”。比如,横过马路乱闯红灯、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随手丢弃用过的纸巾……成年人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很可能让孩子日后随意违反公德变得“习以为常”。
因此,父母应该特别重视以身作则,自觉做孩子公德的榜样,而不是“反面教材”,否则不守公德的孩子就是不守公德的父母的“翻版”。
以文导行 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基础。孩子的年龄尚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积累,对是非、善恶、美丑难以分辨,道德认知非常肤浅和有待开发。作为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读美文,让孩子多懂得一些社会公德准则,以此指导孩子的具体行为。
比如,每天给孩子声情并茂地讲一个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既能给孩子以道德的熏陶,为孩子幼小的心灵播种道德情感的种子,又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孩子的知识视野,可谓一举多得。
以理服人 孩子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需要父母的正面引导和情理迁移。对于孩子日常生活中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强加于人、粗暴行事”。
比如,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人时,父母不能若无其事,也不能简单训斥,更不能以暴制暴,而应该在采取适当方式有效制止的基础上,明确告知孩子为什么不能对别人动粗,耐心分析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
并且指导孩子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和解决纷争。如此教育孩子,才能收获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
以行养德 孩子的公德意识不可能在虚拟世界里建立,最终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切身体验和逐步形成。父母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具体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
购物时与孩子一起排队,可以建立孩子的公共秩序;遇上乞讨之人时让孩子投放一枚硬币,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在图书馆提醒孩子轻声慢步,可以让孩子学会体贴他人。
引导孩子向主动让座的叔叔阿姨说声谢谢,可以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孩子做出这些举动之时,父母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从小就树立公德意识,成为一个文明的现代小公民。
(实习编辑:黄丽芳)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