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感染性疾病科
冠心病在临床上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结核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区别在于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不同。
1、发病原因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病变位于肺部,即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常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胃肠道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致病菌通过血液、淋巴道、直接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反应,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发生结核杆菌感染。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2、症状
肺结核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常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3、治疗方法
肺结核患者主要是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手术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建议患者尽早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