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精神紧张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倾诉、运动等方法调理。精神紧张可能是性格因素、神经衰弱、焦虑症等原因引起的。
1、性格因素
性格内向、自卑、完美主义者等人群,容易缺乏自信心,经常会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过于纠结,给人一种精神负担,容易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多与他人交流,尽量避免独处等进行调理。必要时,也可咨询专业心理医师进行心理疏导。
2、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大脑容易疲劳、晚上睡眠不好、工作效率低下等。患者可通过避免睡眠时间过长、多与他人沟通等缓解精神压力。同时,也可遵医嘱服用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药物进行治疗。
3、焦虑症
焦虑症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心理障碍,可能与遗传、个性、所处的环境以及脑内的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均有关。焦虑症主要表现为紧张、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尿频、坐立不安等。可通过倾诉、运动、听音乐等缓解,也可遵医嘱服用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等药物进行治疗。
精神紧张也可能是抑郁症、躁狂症等疾病引起的。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建议患者应尽早就医,确诊诱因后,由医生指导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