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燕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神经内科
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大多考虑是脑外伤、脑膜炎、脑梗死等原因所引起。
1、脑外伤
如果患者头部受到猛烈的撞击,可导致大脑皮层受到损伤,就容易出现意识不清的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如果病情较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按摩、红外线等方式进行缓解,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脑膜炎
脑膜炎通常是指软脑膜发生的弥漫性炎症性病变,大多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导致,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意识不清等症状。脑膜炎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若还伴有癫痫发作,还需服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
3、脑梗死
脑梗死通常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可出现意识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脑梗死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比如开颅减压术、部分脑组织切除术等。
除上述较为常见的原因外,也可能是由于癫痫、脑出血等原因所引起,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