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哪些心理现象

2023-07-15 06:25:342898人阅读
刘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儿童有哪些心理现象,需要根据不同的心理类型来判断,通常包括正常心理现象、自闭症、焦虑症等心理现象。

1、正常心理现象

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其特定的规律,通常在1岁左右,儿童的心理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期,其心理发展的程度和内容具有年龄特异性。正常情况下,1岁以后的儿童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外界事物逐渐产生好奇心,喜欢进行探索,属于正常心理现象。

2、自闭症

自闭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狭窄以及局限的兴趣等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儿童通常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言语及认知功能损害、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缓等情况。自闭症的治疗主要是教育和训练,以及药物治疗,如遵医嘱服用利培酮、阿立哌唑等。

3、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心理障碍,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儿童对陌生的环境会表现出焦虑、紧张不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哭泣、手抖、尿频、尿急等症状。儿童可遵医嘱服用舍曲林等药物治疗,同时也可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

除上述心理现象外,儿童还有恐惧症等心理现象,如果儿童出现异常心理,建议及时就医,父母平时应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以免让孩子产生心理疾病。

相关推荐
儿童有哪些心理现象
孙永虎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儿童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健康的心理现象和不健康的心理现象。1.健康的心理现象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与实际年龄相符合,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儿童对身边的人和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尤其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玩具。儿童的性格活泼大方,对游戏和活动都能积极参与,擅长与同龄人交往,并能和谐相处,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不嫉妒比自己优秀的同龄人,不会欺凌弱小。见到比自己年长的人会主动打招呼,有着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但有时也会因为一些不能被满足的事情而感到不开心、困惑等或做游戏失败、学习有困难等感觉到挫折、焦虑等消极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不会持续长久,可在他人开导下以及自身的调节下,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2.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儿童心理不健康可能会对符合实际年龄的一些生活能力无法自理,对家人的依耐性太重,还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做游戏或写作业不专心,写作业或听课时专注力时间短暂。平常生活中不能保持安静,较为急躁,甚至没有及时满足需求,不分场合的突然大哭大闹。不尊重他人,无缘无故的招惹他人,甚至动手打人,不顾后果,嫉妒比自己优秀的同龄人,同时还会出现不能与同龄人的交往,对人较冷漠、没有爱心,有着恶劣的人际关系。不愿意参加游戏及户外活动,有退缩、不感兴趣的表现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残的现象,对这些危险行为感觉到刺激和兴奋。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