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原因

2023-07-16 11:09:161661人阅读
刘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拖延症可能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导致。

1、心理因素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心理因素是导致拖延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负面的生活经历、自我价值观和期望、以及在任务完成后的放松缺乏等。建议患者要提高自我意识,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才能有效的缓解拖延症。

2、环境因素

拖延症患者可能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导致拖延症发生。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可能会比较多,环境比较嘈杂或者是被安排在自己很重要的任务中,都可能会导致拖延。建议患者改善生活环境,可以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改变烹饪方式等措施来提高生活质量。

3、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因素也可能会导致拖延症发生,如抑郁症、焦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如果患者拖延的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除上述外,还可能与物质滥用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避免拖延症的发生,以免对自身造成较大的损害。

相关推荐
拖延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拖延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通过使患者看到拖延症背后的心理原因,从而改变被动反应的状况。明确目标、建立自信、主动把握自己,最终改善拖延的状况。一、药物治疗伴随焦虑较严重者可以酌情使用抗焦虑的药物。二、心理治疗1、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旨在通过拖延现象看到背后的真实原因,比如目标不明确、自信不足、被动攻击等特点,通过分析交流找到这些原因并修复心理创伤,继而改变拖延症状。2、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看到导致拖延症的认知偏差,如“我并没有被重视,为什么要积极做事”、“做好做好也不管我的事”、“既然当不了第一,还有那么卖命干什么”等,继而进行利弊分析及找到更深层的核心信念,比如缺乏自信等,通过改变思维带来行为的改变。3、家庭系统心理治疗:通过家庭成员的互动分析,找到人际关系中影响主动性的要素,被动拖延的同时,往往有一个控制型的家庭成员,或照顾型的家庭成员,在家庭关系中找到拖延的心理原因,从而带来拖延的改变。4、其它流派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小组治疗等不同的心理治疗形式,都是为了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分析,找到改变的动力和策略。

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拖延症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拖延症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尽管知道延迟会带来不利影响,却依然选择推迟行动的现象,可能与完美主义倾向、目标设定不当等有关,需要设定合理的目标等。1、主要原因:完美主义倾向完美主义者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的工作不够完美,因此迟迟不敢开始。比比如对于写作任务,过分追求文笔的完美,以至于迟迟不愿动笔。目标设定不当:目标过于宏大或不切实际,导致个体感觉无法达成,从而产生逃避心理。情绪调节能力不足:面对压力或负面情绪时缺乏有效的调节方法,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进而拖延任务。自我效能感低下: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水平,缺乏自信的人更容易拖延。注意力分散: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2、解决方法:设定合理的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每完成一小步就奖励自己。情绪管理:学习正念冥想等技巧,帮助缓解焦虑情绪,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建立正面反馈机制:为自己设定短期目标,并在完成后给予积极的反馈。改善时间管理:使用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技巧,提高专注力。可以设定25分钟为一个专注周期,期间全身心投入工作,之后休息5分钟。环境优化:创造有利于工作的环境,减少干扰因素。需要认识到拖延并非不可改变的习惯,而是可以通过努力逐渐克服的。建立健康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目标,增加责任感,促使自己按时完成任务。当遇到持续性拖延时,考虑寻求专业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以获得更有效的支持。

赵振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