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时心肌收缩力减弱的机制

2023-04-20 22:36:2412228人阅读

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内科

心衰即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力减弱的机制是心力衰竭诱发心脏的前负荷或者后负荷加重,造成心脏舒张期时顺应性减退。

心肌收缩力减弱,一般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或者心肌炎等,此类型疾病都会对心肌结构造成破坏,诱发心脏的前负荷或者后负荷加重,造成心脏舒张期时顺应性减退,最后心肌的收缩力减弱。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者舒张功能的异常,导致心排血量的降低,引起器官的缺血缺氧的综合征。主要是因为感染、心律失常、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原因所致。患者可表现为心肌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减退,还存在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头晕、恶心等供血不足的症状,也会出现端坐呼吸、喘憋、双下肢水肿、紫绀、少尿甚至无尿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利尿药物,比如呋塞米、倍他乐克、坎地沙坦、螺内酯等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病情严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植入起搏器或者除颤仪,必要时需进行心脏移植术治疗。

若上述症状持续未缓解,患者应立即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