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雨彤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风湿免疫科
盘状红斑狼疮皮疹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呈现为红色或脱屑样改变,主要集中于面部,考虑与遗传因素、激素代谢异常、免疫异常等原因有关,可遵医嘱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改善。
盘状红斑狼疮皮疹考虑与遗传因素、激素代谢异常、免疫异常等原因有关。盘状红斑狼疮属于遗传性疾病,目前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HLA-Ⅱ类基因、HLA-I类基因突变有关。自身的性激素以及催乳素代谢异常,有可能会刺激自身的免疫细胞出现异常活化,可能会引起该疾病的出现。
症状相对较轻者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以防止疾病持续进展的情况发生。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氨蝶呤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除以上常见原因外,还有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有关。如果出现疑似盘状红斑狼疮的症状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查明病因,遵医嘱进行规范化处理。日常护理,患者在盘状红斑狼疮期间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护肤品,尽量使用清水进行面部清洗,以免对面部皮肤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