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晰 主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血管甲状腺外科
急性动脉栓塞通常通过介入手术治疗。
动脉栓塞是指由于栓子附着在血液流动的动脉壁上,导致器官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流突然中断或阻塞。栓塞物是阻碍血液流动的东西,比如空气、脂肪、肿瘤等。最重要的栓塞类型是血凝块,也称为血块或血栓。动脉栓塞常表现为肢体疼痛,脉搏减弱甚至消失,皮肤苍白,下肢感觉异常。其特点是起病快,症状明显,进展快,后果严重,需要积极应对。急性肺栓塞通常通过介入手术治疗。介入手术主要是通过股静脉穿刺,沿穿刺部位向肺动脉送一根导丝,再沿导丝向肺动脉送一根猪尾导管。导管前端弯曲挤压破坏血栓,将大血栓变成小血栓,以增加溶栓面积。然后通过猪尾导管将尿激酶注入肺动脉,局部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下腔静脉滤器随下腔静脉放置,防止下肢血栓再次流向肺动脉,增加肺栓塞面积。手术后,患者需要标准的抗凝治疗,可以是低分子肝素或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应持续至少三个月。三个月后根据复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避免二次感染。保持合理的体重。加强营养。饮食清淡,选择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少吃动物脂肪,少用含有饱和脂肪酸的油和黄油烹饪食物。不要吃甜食、奶油、糖果或饮料。少喝咖啡,不喝酒。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服用抗凝药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如流鼻血、牙龈出血、血尿等。如有出血倾向,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