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 神经内科
老年人脑梗死后能否治愈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患者体质来判断。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缺血性卒中,口语中也常称为脑血栓。是指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血栓形成,或各种血栓堵塞在脑动脉的相应部位,因血供中断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梗死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种是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梗死。引起动脉硬化的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以上疾病均可导致动脉硬化,最终导致血管闭塞。还有心源性栓子脱落,导致脑栓塞。如果出现心律失常、房颤,心脏上形成的附着血栓可脱落,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栓塞。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患者血压突然下降,血流动力学紊乱也会引起脑梗死。如果患者的脑梗死面积较小,且位于非功能区,症状和体征可能较轻。经过积极正确的治疗,有可能临床治愈。如果患者的梗死灶较大,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包括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头晕和平衡障碍、语言障碍,甚至意识障碍,包括植物状态和其他皮质状态等。但大部分脑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后,可能会在脑内留下中风囊。如果中风囊很大,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
建议患者多吃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等,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