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青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 血液科
造血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可能是苍白、乏力或头昏等现象。
造血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呈现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致病因素一般有病毒感染、化学药物、辐射以及免疫异常等,治疗以支持治疗、针对发病机制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方式包括免疫抑制治疗、促造血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造血障碍性贫血分为先天性贫血和后天性贫血,后天性贫血分为原发性贫血和继发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继发性贫血。其特点通常是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造血红髓被脂肪取代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而肝脏、脾脏和淋巴结没有扩大,多数为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造血障碍性贫血,再障通常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一般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和感染综合征。临床上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被用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很少自然康复,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即存在骨髓造血障碍,且骨髓不能产生造血,因此患者常出现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当患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时常伴有一系列症状,一般包括贫血、头晕、疲劳和头痛等现象,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