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晓茜 副主任医师
沈阳市中医院 - 肾病内科
湿冷结合就是寒湿。湿热与热结合在一起。寒湿和湿热是两种病理状态,都有湿邪,寒则寒湿,热则湿热。寒湿和湿热可能并存,并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比如上焦,即头、面、胸、颈等部位,可能出现口粘、口苦、多汗、面部痤疮等湿热症状。但腰腹部可出现寒湿症状,如腹痛、腹泻、大便不畅、腰疼、小便清亮、下肢沉重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热下寒之症。
寒湿是一种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外感寒湿,外感寒湿,气血不通。内生寒湿,寒湿困于内而损脾阳,或脾肾阳虚寒湿阻于内。外感寒湿表现为关节、筋骨疼痛。内源性寒湿表现为恶寒,四肢冰冷,腹痛腹泻,或水肿。湿热通常指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于体内,脏腑经络不通,全身可见湿热症状的病变。与感受外邪、饮食不当、脾胃虚弱、情志因素有关。常见症状有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症状有头重身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大便不规则,尿量少,颜色发黄有异味,皮肤瘙痒流脓。现代医学常见的有各种黄疸、各种肝炎、胆道感染、肝癌、慢性胃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潴留等。
湿热并存的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辛辣食物,尽可能少吃油腻和甜食,尽可能多吃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不抽烟喝酒,减少熬夜次数,尽量不熬夜,保证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地加强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在湿热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尽量穿宽松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