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急诊科
总是心慌气短可能是过度劳累、植物神经紊乱、冠心病、心肌炎等因素引起的,需要及时治疗。
1、过度劳累: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无法充分休息,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
2、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与心理、疾病、遗传等因素有关,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焦虑等症状。植物神经紊乱可以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药物。也可以口服普萘洛尔,对症治疗。严重焦虑失眠的患者可以口服抗焦虑抑郁药物,如地西泮片、奥氮平片等。
3、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影响心脏供血,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血脂药物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如果冠心病的症状比较严重,药物治疗后无法控制病情。
4、心肌炎:
病毒感染、药物、毒物等都会导致心肌炎。早期会出现体温升高、乏力、呕吐等症状。急性期会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通过利巴韦林注射液、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可以选择抗感染药物,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过度劳累,不能熬夜,要严格控制运动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可以多吃一些瘦肉、新鲜蔬菜、粗粮、新鲜水果、牛奶等,补充维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