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杰 副主任医师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老是感觉到气短可能是过度运动等因素,也可能是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神经肌肉疾病、植物神经紊乱等原因,需要对症治疗。
1、长期劳累、情绪低落、肥胖、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等生理因素会导致气短。
2、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力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各型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脏病等都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左心室压力增加,从而出现肺淤血等改变,从而导致气短。如果需要口服利尿剂,利尿效果不佳,或者是离子紊乱,可以口服抗利尿激素受体拮抗剂,也就是托伐普坦,也叫苏麦卡,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
3、肺功能不全:
肺通气不足或换气障碍引起的肺通气不足或呼吸障碍,常会出现气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栓塞等。可以通过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通气等治疗。
4、神经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发性硬化、呼吸运动受限等,常有气短的症状。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营养神经药物、辅酶Q10、 B族维生素、辅酶Q10等营养神经的药物;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主要有免疫干预治疗、激素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肌无力综合征主要是病因治疗,去除原发病灶。肌肉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5、植物神经紊乱:
由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从而导致气短。植物神经紊乱可以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药物。也可以口服普萘洛尔,对症治疗。严重焦虑失眠的患者可以口服抗焦虑抑郁药物,如地西泮片、奥氮平片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避免高盐饮食,避免高脂肪摄入,要有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