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律失常的药

2023-05-06 04:29:20352人阅读

刘德平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兴奋的起源或异常传导引起的心率的改变,可伴有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常见的治疗药物如下:

1、钠通道阻滞剂:

常用药物有普鲁卡因胺和利多卡因,可改善心肌节律。

2、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等常用。肾上腺素能抑制心脏起搏点电位,可被兴奋剂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3、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药:

能阻断各种钾通道,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和有效不应期,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代表药物有胺碘酮等。

4、抗心律失常药物:

可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房室结的传导性。常用的药物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其中,维拉帕米不能用于严重心动过缓、高位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外周水肿、便秘、心悸、面部潮红,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乏力等。

心律失常的人需要积极去医院检查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不要盲目自行服药。服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是否有副作用,并遵医嘱定期检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医生还可能使用电休克疗法、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自我心理调节,避免焦虑等不良情绪;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喝浓茶和咖啡,戒烟戒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等。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