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 肝胆外科
胆汁切除后的危害有腹泻、脂肪性腹泻、消化不良、胃反流等。
胆囊的功能包括储存和浓缩胆汁。胆囊切除术后,失去了储存胆汁的功能,胆汁会源源不断地分泌到肠道中,导致腹泻。后期胆总管代偿性扩张后,腹泻会逐渐缓解。如果吃油腻的食物,不能快速分泌大量胆汁,导致脂肪消化不良,出现脂肪性腹泻。
胆囊切除术后,吃东西时不能分泌大量胆汁,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由于胆囊没有浓缩胆汁的功能,不断地向十二指肠分泌胆汁,胆汁可能从十二指肠反流至胃中。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不多,危害不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胆总管变粗,可以逐渐替代部分胆囊。取胆后对人体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该胆囊目前所具有的功能。
如果胆囊目前没有功能,比如胆囊充满型结石、严重的胆囊萎缩,胆囊功能测定后没有排泄功能,胆囊本身在体内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相关的功能,所以切除以后对身体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本身就是不储存胆汁的状态,基本功能缺失。
如果胆囊本身功能状态良好,只有胆囊息肉,没有胆囊炎,胆囊的功能基本正常,这种胆囊切除后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消化不良,包括腹胀、腹泻等,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容易出现这些症状,需要进行积极的饮食调控、运动锻炼、药物处理,能够得到有效缓解,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禁食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感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