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潜血是怎么回事

2022-08-22 18:31:41257人阅读

盛晓茜 副主任医师

沈阳市中医院 - 肾病内科

尿常规潜血一般是由生理原因、感染性疾病、泌尿系外伤或结石、肿瘤等疾病引起。

尿常规潜血是指当尿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较低时,肉眼看不到尿液的颜色变化,但化学上呈阳性,即潜血试验阳性。正常尿液中没有游离血红蛋白。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中形成血红蛋白血症。如果血红蛋白超过触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游离的血红蛋白就会通过肾小球过滤掉。当超过肾阈值时,血红蛋白随尿液排出,称为血红蛋白尿。在临床上引起尿常规潜血的具体的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

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出现一过性潜血。这是正常情况,不用太担心。

2、感染性疾病:

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急慢性膀胱炎、尿道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并可能出现尿潜血。

3、泌尿外伤或结石:

当外伤或结石对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织造成损伤时,可导致尿潜血,这是泌尿系统损伤最常见的症状。如果有轻微的闭合性肾损伤,唯一的临床症状可能是潜血。

4、肿瘤疾病:

肿瘤侵犯泌尿器官时,原发性和继发性泌尿系肿瘤均可导致隐血,如输尿管癌、肾肿瘤、膀胱肿瘤等。

尿常规潜血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尿常规潜血检查前应禁食和禁止糖水、茶、咖啡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尿道口清洗干净,保持干燥。患者在恢复期间应多喝水勤排尿,及时排出人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