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青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 血液科
缺铁性贫血是否严重和缺铁性贫血的病情严重程度是有关系的。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铁摄入不足、铁流失过多或相对需求过多引起的贫血,导致血清铁显著降低,铁储存量极度减少。缺铁性贫血常引起疲劳、疲倦、头晕、头痛、活动后心悸、气短。儿童也可能患有异食癖,这将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患者头发干枯,指甲白,指甲薄而脆,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铁减少,血清铁蛋白减少,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血常规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相对容易。主要原因是找到缺铁的根本原因,即病因和治疗。发生轻度的缺铁性贫血时,通常不是特别严重,病人可以适当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也可以按照医生指导使用铁剂治疗,多数病人可以很快获得痊愈,贫血指标可以很快恢复正常。但是,如果是发生重度的缺铁性贫血,则是比较严重,病人有可能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比如有可能会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心率加快,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心功能不全,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免疫力有可能会出现下降,容易发生感染,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对贫血病因进行检查。
缺铁性贫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及时就医,明确缺铁的原因。临床上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是由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通常诊断为男性或女性。常见原因可能是消化系统炎症或溃疡。同时,痔疮引起的便血或月经量增加、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变化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在治疗贫血的基础上,需要妇科检查来调节月经。其次,避免剧烈运动。任何原因引起的贫血都会导致缺氧。人体器官和组织长期缺氧可能导致功能改变或损伤。此外,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红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