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青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 血液科
凝血酶时间偏低的危害一般表现在可能引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先天性的凝血因子Ⅴ增多症等方面。
如果是出现了凝血酶原时间低,对身体有危害,有可能会导致一些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临床上如果是发生先天性的凝血因子Ⅴ增多症,或者是发生一些血栓性的疾病,或者是处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出现凝血酶原时间低。另外,如果是长期口服避孕药,也有可能会出现凝血酶原时间降低的情况。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范围是十一到十三秒,临床上主要是反映血浆当中凝血因子的活性的指标,可以检查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有没有功能障碍。凝血酶时间,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要的时间。正常范围十六至十八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有临床意义。凝血酶时间延长,常见于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血液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另外,血液中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脏疾病,凝血酶时间也会延长。凝血酶时间缩短没有临床意义。凝血酶时间的参考值大致为十六至十八秒,可用于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凝血酶时间偏低无临床意义,而TT值延长,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则具有临床意义。TT延长主要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存在,肝硬化或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合并DIC时,TT是一个常用的检测手段。
建议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凝血功能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可结合患者具体的情况,减轻或停止药物的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