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达 主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肾内科
下肢水肿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生理性因素
如果长时间站立或者从事长时间的体力劳动,会导致下肢过度疲劳,引起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出现下肢水肿。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长时间进行体力劳动,休息时应将下肢抬高,能够缓解下肢水肿。
2、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水钠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加,从而出现全身性水肿,常见的疾病有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尿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呋塞米、螺内酯。
3、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多表现为从双下肢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伴有腹胀、腹水、胸腔积液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托伐普坦、美托洛尔。
4、肝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多表现为从双下肢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伴有腹水、胸腔积液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尿剂、白蛋白、醛固酮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螺内酯、呋塞米。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