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程 副主任医师
兴安盟人民医院 - 血管外科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淤积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患者可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可发生于下肢任何部位,临床常见的有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骨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疼痛、肿胀、患肢皮肤颜色发紫,根据临床检查,结合多普勒血流检查、体积描记仪等检查、核素静脉造影、静脉压测定等检查即可诊断。在临床上多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多以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为主,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等;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等,还可应用利尿剂以减轻下肢水肿,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红注射液、血塞通等。
2、手术治疗:
取栓术最常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尤其适用于髂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病例;还可采取介入手术的方法下置管溶栓,或通过介入方法行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肢静脉血栓的注意事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禁止按摩患肢。合理膳食,饮食宜清淡,以高营养、低盐为主。戒除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需穿弹力袜,避免盘腿、屈膝等易阻碍静脉回流的动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