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c2是怎么回事

2023-06-04 12:30:16876人阅读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萎缩性胃炎又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上腹部胀痛,嗳气,消瘦,贫血,食欲不振,它是一种多致病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以及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c2是指胃黏膜萎缩境界所做的分型其中的第二型,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萎缩的程度,沿胃窦小弯向上发展,但萎缩界限未累及贲门者叫做闭合型又称C型,萎缩黏膜向贲门及胃前后壁延伸者又称开放性,又称萎缩性胃炎c2是萎缩性胃炎的一种分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或消瘦、贫血等,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从病理角度分为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主要依据胃镜及病理学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酗酒、服用某些药物等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注意事项,一、细嚼慢咽,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二、饮食应有节律,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三、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害。

四、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维生素的食物。

五、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