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欣 主治医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内科
出血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等症状,可能会人传人。
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出血热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出血和低血压,其次是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下降、腹泻等症状。此外,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经皮肤和黏膜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输血传播和接触传播。
出血热的潜伏期为7-14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4天左右,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皮肤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出血等症状。目前,出血热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发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动物等时,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