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山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 肿瘤血液科
血小板高的患者一般不是贫血。
血小板是一种参与凝血和止血的蛋白质,在血液中含量相对较少。正常值为100-300×10^9/L,当其超过420×10^9/L时称为血小板增多症。而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因此,血小板高通常与贫血无关。
临床上引起血小板高的原因有很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此外,急性感染、急性溶血、脾切除术后等因素也会导致血小板升高。如果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血小板偏高,并且还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是由于生理因素引起的,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用特殊治疗。如果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同时还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于了解疾病的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