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医院 - 营养科
一般情况下,空腹吃松子不太好,易刺激胃黏膜、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诱发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因为松子属于坚果制品,质地比较坚硬,在空腹食用的时候,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损伤,而长期空腹吃松子,很容易导致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虽然松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营养价值极高,但是,人体在空腹状态下胃内消化液并不充足,在此期间食用很可能会导致松子中的营养成分不能被完全吸收,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同时也降低了松子的营养价值。所以不建议在空腹的情况下食用松子,如果存在食用松子的习惯,一般建议在晚饭后食用,晚上吃一点松子可以缓解大脑疲劳,舒缓神经,提高睡眠质量,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预防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食用松子,腹泻的患者应禁食,糖尿病患者应慎食。因为松子中含有膳食纤维,这种物质有较强的润肠和通便的作用,腹泻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另外,松子是属于高热量的食物,含有较多油脂,糖尿病容易合并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如果患者过量摄入松子,容易引起血脂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