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齿印代表什么,要怎么调理

2022-03-17 10:23:20363人阅读

王凤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舌头齿印一般代表患者存在不良生活习惯、脾气虚或者是肝经湿热等情况,其调理方式通常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作进一步的针对性调理方案。

1、不良习惯

若患者存在咬舌头的不良习惯,长期以往,容易导致舌头两边出现齿痕。建议该类患者可进行有意识地控制调整,改正咬舌头的不良习惯,通常情况下,一段时间后齿痕的症状就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若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建议患者尽快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明确是否需要对口腔进行正畸治疗。

2、脾气虚

脾气虚又称脾气不足、脾胃虚弱等,一般是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久病损伤脾气所致,症见大便溏薄、肢体倦怠以及形体消瘦,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局部浮肿的情况,常见于舌部,容易引起使舌部浮肿的情况,而长期受到牙齿阻碍后,可导致舌有齿印。脾气虚引起舌有齿音的患者可选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例如白术、茯苓、白芍等。如果中药调理的效果不佳,患者可以考虑服用中成药治疗,例如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

3、肝经湿热

肝经湿热是一种中医病证,大多是湿热之邪侵入肝及其经脉后所导致,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以夏秋为多见,患者常伴有口苦、口干等症状。此类患者多数还可见脾虚,导致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导致舌头肥大,易受牙齿挤压,导致出现齿印。肝经湿热的治疗方式通常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对于轻症患者,可选用具有泻肝、清热以及除湿的中药治疗,例如龙胆草、黄芩或者是山栀子等,而对于重症患者,则需选用中成药治疗,例如龙胆泻肝汤等,主要成分为龙胆草、栀子、黄芩等,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适用于缓解肝经湿热引起的症状。该方中药物大多苦寒,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者需慎用。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