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泽 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医院 - 神经内科
运动性神经功能障碍,是指支配骨骼肌运动的神经细胞、运动神经传导通路、锥体外系统、小脑病变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肢体肌张力改变、肌萎缩、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症状。当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即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损害,可以发生痉挛性瘫痪。通常表现为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当出现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时,即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损害,则可以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者是消失、肌肉萎缩以及病理征阴性。一般认为运动性神经功能障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由遗传易感个体暴露于不利环境所导致的。
一旦确诊为运动性神经功能障碍,要及时的早期干预,可以应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配合于针灸、理疗、按摩康复等综合治疗,延缓肌肉萎缩的进展,防止呼吸肌麻痹的发生,避免由此而出现的一些危及生命的变化。患者平时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