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骨科
腰椎骨质退行性改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其病因有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腰椎椎体的退行性变、腰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等。
1、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
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劳损较其他组织为重。腰椎间盘仅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极为有限,从而极易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网状变性和玻璃样变,失去原来的层次和韧性,产生不同的裂痕,继而造成完全破裂。
2、腰椎椎体的退行性变
腰椎表面受损后,骨膜上下血肿形成,纤维母细胞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入血肿中,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随血肿的机化和钙化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出于椎体的骨赘。骨赘的形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能起到稳定椎节、避免异常活动和增加负重平面的作用。但是骨赘椎管内和椎弓根发展就会对脊神经和硬膜囊进行压迫,产生不同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3、腰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
椎间盘和小关节构成椎体间的三角形支架结构,以稳定椎体间的关系。当腰椎退变或者椎体间关节受损后,小关节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发生病理改变。出现腰椎关节稳定性下降,关节间隙狭窄和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而出现症状。
当腰椎骨质退行性改变没有引起临床症状时,这种情况下不必过度担心。当患者出现腰痛时,主要的治疗大体可分为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针对出现下肢麻木疼痛、间歇跛行,尤其是二便障碍的患者,则需要卧床休息、营养神经、对症治疗。